业内专家:降准置换MLF是个妙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8-04-20 【作者:张勤峰】

声明:本公司网站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在本文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突如其来的降准,引发金融行业内外持续热议。4月19日,在中央结算公司举办的“金融街十号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纷纷表示,降准具有必要性,当前具备可行性,央行祭出“置换式降准”是个妙招,对今年经济增长成功保底有信心。 降准引发热议 4月17日晚,央行宣布,将于4月2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一出,引发金融行业内外持续热议。 这次降准来得很突然,市场对此可以说毫无准备。2017年,因银行超储率偏低、流动性偏紧,市场上降准的呼声一度较高,但央行保持了定力。2018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充裕,降准不是关注重点,甚至已销声匿迹。 事实上,此次降准消息出来前,市场讨论比较多的是关于存款利率浮动和加息的问题。加息与降准,代表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取向。因此,央行此次降准造成的预期反差是强烈的。在此背景下,降准不可避免地成为此次论坛上的热点话题。 此次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纷纷表示,当前实施降准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可行性,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 降准是让利于社会 “降准早就有必要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应从源头抓起,而源头就是央行供给的基础货币,因此央行降准是让利于社会。 据央行资产负债表,截至今年3月末,央行负债中的储备货币项下有23.87万亿元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这部分主要就是存款类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利率分别为1.62%、0.72%。相应的,4月份降准前,大型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小型机构为15%。 徐洪才表示,通过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央行锁定了银行体系资金22万亿至23万亿左右资金。而当银行体系面临资金短缺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工具及各类借贷便利、临时性调节工具等创新工具,向银行体系释放资金,目前这些工具余额约有10万亿元以上。这一过程,实际是银行将1.62%甚至0.72%的资金存入央行,再换取2.55%或更高的资金,银行为此多支付了1%以上的利率,提高了“源头活水”的成本,挤压了银行息差。 徐洪才还表示,央行之前不断创新政策工具,可能考虑到降准信号过于强烈,决策程序复杂、面临多方博弈。 徐洪才认为,置换式降准,蕴含优化结构的意图,更加符合当前形势,未来若有更多MLF到期,仍可以考虑“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冲。”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现任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在论坛上也表示,置换式降准是个妙招,稳定了货币市场,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 缓解银行负债压力,维持必要息差空间,有助于保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此次论坛上,业界对今年经济增长表达了信心。徐洪才认为,不出意外的话,预计今年GDP增长6.7%。 “中国经济是强劲的、健康的,再差也不会低于6.5%。”姚余栋表示,不应低估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